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南宁心理咨询_新年计划做好了,如何贯彻执行呢?| 自控力是个伪命题,拖延症的真相是“习惯”

发表时间:2023-01-07 16:41作者:南宁心理咨询中心来源:南宁心理咨询中心

先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叫Tal,哈佛大学心理系大三的学生,同时也是学校壁球队的主力。

他每天很早起床去跑步,然后去学校,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他会去球场和教练进行常规训练、打比赛,在此之后,他会去健身房健身,然后回家,做作业睡觉。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于是大家纷纷认为Tal童鞋是一个高度自律的学霸。Tal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直到寒假到来。

作为学霸,寒假当然不会满足于过过圣诞节,看看很火的剧,Tal打算预学两门下学期的课,完成一个研究项目,并且平均每天保持1小时以上的锻炼。

嗯,结局喜闻乐见:Tal唯一的成就是如愿追完了一部电视剧,以及胖了四斤。

那学习研究和锻炼呢?Tal只在头两天看了10页书,加起来锻炼了一个小时而已。

为什么学霸的自控力这么差?今天这篇推文就来跟大家聊聊自控力这个话题。

图片

△Tal现在是哈佛教授,这张图来自于他广为流传的《积极心理学》第11集


01

学霸们的困扰


Tal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在寒假计划这种事上,学霸和普通人其实有着同样的困扰。

当然,还是有人会说不对啊,我就认识那种寒假计划很充实,还全都落实了的学霸!

对,没错,我们姑且把这样的人称之为“成熟体学霸",把前面那些计划泡汤了的称为“幼年体学霸”。

在你们见到的那些学霸里,相当一部分仍处于“幼年体”,仍会和普通人一样,受到自控力和拖延症的困扰。

那么问题来了,“幼年体学霸”是如何成长为“成熟体学霸“的呢?

普通人的模式是这样的:计划失败、沮丧、骂自己一顿、制订新计划、继续失败。
学霸是这样的:计划失败、沮丧、骂自己一顿、深度思考计划为啥失败、改善问题、制订新计划。

当然新计划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失败之后,学霸会重复上述流程。久而久之,新计划中失败的越来越少,成功的越来越多,学霸也实现了幼年期到成熟期的进化。

那么为啥计划会失败呢?明明学霸们平时是拥有高度自控力的,难道到了寒假自控力会失效?

这就要说到自控力的假象了。


02

自控力的假象与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高考前是自己学习力和自控力的巅峰,上了大学之后,时间宽裕了,反而变得懒散了,到了假期更是懒得一发不可收拾,熬夜看剧、晚睡晚起、暴饮暴食。

我们以为自己的自控力曾经很强,上大学后变弱了,放假后则因为懈怠愈发孱弱——这个其实是假象。

那真相是什么?Tal老师为我们揭示了两个真相:

1、保证我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

想想在高考之前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我们被动的养成了很多习惯——每天规律的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我们目标明确。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就像你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自动去刷牙一样自然。

你想想你起床后刷牙的过程:穿衣服,拿起杯子和牙刷,走到卫生间,接水,挤牙膏。即使你可能还睡眼惺忪,但这一套流程你仍然能精确无比、毫不费力的执行下来,基本不需要太多的自控力。

而当你进了大学,课程安排变得自由了,你丧失了那些被动习惯。当你开始自己规划学习和生活时,才是真正需要自控力的时候。而此时,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第二个真相:

2、人的自控力及其有限

很多人不知道,自控力和肌肉力量一样是有限的。这个结论被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大家上网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这里不做赘述。

自控力也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桌上昨天新买的一大堆零食,淘宝主页玲琅满目的商品,新剧又开播了……

我们要反复抵抗这些诱惑才能专注于那些重要的目标,比如学习和减肥。

每拒绝一次诱惑,你的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临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会累到无力抵抗,任由暴饮暴食、熬夜看剧这些行为支配我们的生活。

当然现实没有那么可怕,肌肉酸痛过两天会恢复,自制力嘛,你睡个好觉也能回归正常。

有意思的是,不同人天生力气不一样,自制力强弱也不一样。自制力超群或是弱到掉渣的,在人群中都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状态。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霸就是那群天生自制力超群的人?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篇文章也太没意思了。

实际上,既然我们可以锻炼肌肉,自制力也是可以锻炼的。只不过自制力跟肌肉力量一样,都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就像上面讲到的第一点:无论是校园里的“成熟期学霸”,还是社会里的精英人士,其高效的学习和生活,并不像我们往常以为的那样,依赖于强大的自制力,而是得益于后天构建起来的习惯体系。

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自制力,去构建这样一套体系,才是我最想说的东西,当年的Tal,也是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才开始了他的翻盘之旅,成功进化为成熟体学霸。

但是构建习惯体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原因有两个: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阻挠我们的行动;很多人不知道,习惯背后的原理。



03

看不见的敌人


很多人都想要减肥,想要健身,但多数人的状况是:决定要减肥后,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办了几千块的健身卡,却在去了不到三次后,将这些东西都束之高阁。

为什么建立一个锻炼的习惯这么难呢?因为太多人不了解习惯背后的原理,更重要的原因是:太多人太急,太想在短期内看到显著的改变。

是的,我们都希望一夜暴富,一朝成名,都喜欢看“穷小子白手起家创业成功,“胖女孩半年瘦身八十斤俘获男神芳心”的故事。

这些也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之所以天生短视,喜欢即时的反馈和满足感,是因为大脑里住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捣乱。

首先你得意识到它的存在,然后才能战胜它。

在几百万年前,祖先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资源稀缺,大脑需要持续分泌化学物质,促使人们去寻找并摄入食物,把自身的脂肪储存得越多越好;如果不是这种机制,人类很可能存活不到今天。

可我们不是原始人,我们进化出了更高级的控制单元,所以我们学会了计划,学会了为达成长期目标放弃短期利益。

但原始的那部分大脑并没有消亡,它依然在时刻争夺着身体的控制权,促使我们孜孜不倦地寻求即时的满足感。

为什么晚饭吃了不少,睡前还是管不住自己伸向零食的手?为什么打开手机想要背单词后,却鬼使神差的戳开了微博?这些的本质都是原始大脑在作怪。

看到这里,你意识到敌人的存在了。但还不够,要打败它,须掌握科学的武器,也就是习惯的原理。


04

习惯的原理


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奖励(reward)和信念(belief)。

触机:
即触发习惯的原因,你可以想象成手枪的扳机。
习惯的触机有很多,比如你早上刷牙的触机是起床这个动作、去吃午饭是因为时间到了等。
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好坏的,是它引发的惯性行为。

惯性行为:
之所以叫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比如一打开电脑就先上网看看娱乐新闻;比如睡前一定要刷一下朋友圈。
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用于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
这一步是最消耗精力的过程,可能要与旧习惯反复拉锯,因为良好惯性行为的建立不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旧的行为,还需要在行为结束时获得正向的反馈,也就是下面要说的“奖励”。

奖励:
这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被人们忽略。
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而明显:打游戏、刷网页、吃零食都能获得即时的满足感。
而背单词、健身、练书法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但很多人不行,那我们需要人为的赋予自己奖励: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微博鼓励下自己、达成一些小目标时吃顿好的庆祝下等等。
关于奖励,稍稍多说几句。诸如学习、健身这种事本身是有点反人性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建立正向奖励机制呢?
这个展开能写两本书,这里不赘述。我只想提供一种思维:即多去看看那些享受学习、享受健身的人是怎么做到这些事情的,把目光放在积极面上,而不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觉得自己做不好。

信念:
这是支撑你建立习惯的内在动力:你想要每天背单词,是为了干掉英语考试;你想要学会弹吉他,是为了能在各种晚会上一显身手;你想要健身减肥,可能是想俘获男神的芳心。
总之,你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信念能让你你在养成好的习惯时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同时,你的信念越强烈,就越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与反复。


05

如何建立习惯?

你需要有这三点心态

明白了上面所说的,可以更好地帮你建立习惯,而关于如何建立习惯,我这里想说点我在踩了无数坑后,用斑斑血泪换到的重要经验。

1、接受自己是普通人

承认自己是个能力有限的普通人并不可耻,《积极心理学》中的建议是:对于一般人,一个月能建立一到两个习惯就很不错了。
一年下来至少养成12个习惯,你能够超过大多数人了。

2、少一些苛责,多一些鼓励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太过于强调严格自律和自我批评,却很少教我们如何鼓励自己。太多人放弃改变,是因为在反复的失败后,用批评和苛责扑灭了自己内心的火种。

我大学最堕落的两年,深受这种思想所害,最后让我走出来的,不止是不甘堕落,更是每次失败后,像对待朋友一样鼓励自己:“这周计划锻炼三次,只锻炼了一次?没事,也比不锻炼强吧,下周试试两次吧!”

在与欲望和弱点搏斗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没有队友的,你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

3、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无论你苛责还是鼓励自己,最后引发改变的,是行动。想做什么,现在就开始做吧,不要等到以后。

在我的认知中,90%的“明天再说”等于“明天就忘” 。

想看书的,今晚睡前就拿起来,哪怕只看一页;想锻炼的,今天就蹦跶起来,哪怕只是一组4分钟的燃脂训练;想学画画的,今天就画起来,哪怕就画一个水杯。

只要你做了,无论多少,你都是在行动,都是改变,而如上一点所说:再微小的改变,都值得褒奖。

文章及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END-

咨询是一个深入了解我们自己的渠道,你能在其中感受许多、获得许多,如果你还在犹豫,或者对进行什么样的咨询存在顾虑,可以联系我们的心理分析师

心理分析师会帮你探明现在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你更加明确哪些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议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果你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是最适合你的。

数据显示,经过"心理分析师"的帮助阶段进入的心理咨询,咨访匹配度有效提升5倍。


如果你想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可以选择「心翔心理」心理健康中心

科学评估·循证有效·专业团队·隐私保障


关注我们了解详细服务流程


「阅读原文」马上预约咨询


阅读全文


- The End -

心翔心理

图片

个体心理咨询 丨儿童心智成长  

心理培训丨企业服务丨学校服务丨心理设备

专业为本,服务至上

力保每一次心与心的连接都有温度有成效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