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一切的自卑和懦弱都是源于父母对你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01-18 09:56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知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在父母的打骂下度过的。
现代发展心理学已经证实,在儿童大概5岁左右,人格就已经完成了基础构建,之后,整个人生的发展只不过是在这个人格模式上的重复和调整
儿童期人格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因此,儿童的人格教育对每对父母、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意义重大。
正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所说: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个性的形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且相对固定的个性。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所表现的态度、行为可能会不一样,但在这些不同的行为表象的后面,作为个体的那个真实的“个性”,是始终稳定,且具有明显倾向性的。
一般说来,人们习惯认为,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是因为他遇到了什么事情。
但阿德勒提出,人格的构建基础,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这个人对事实的主观看法上的。
也就是说,决定我们每个人的理念和行动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和理解。

同样的一件事情,甲这么看,似乎很有道理,乙与甲的意见完全不同,似乎也能很有道理。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看到的事实部分来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寻找自己的最佳方案,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个性模式。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到了5岁时,个性基本就定型了。所以童年时的家庭环境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础。

问题儿童的形成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个道理在孩子的成长中也适用。健康的孩子都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孩子各有各的问题。
自卑感
自卑感本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
人自出生起,就本能地不断追求发展,追求优越感。
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本能呢?就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够完美,这就形成了人的自卑感。
为了消减自卑感,我们才追求优越感,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它们同时存在,是个体追求不断优化、不断趋近完美的动力源泉,也是驱动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
所以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生命发展的动力”。
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各种行为也贯穿着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动机。
在儿童的成长经历中,导致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在儿童之间,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身体缺陷,外貌、体格的差异,兄弟姊妹之间的竞争,贫穷,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这些都可能引发儿童的自卑感及不安全感。
同时,这些感受又会形成对儿童的心理刺激,让他采取行动,努力去争取平等地位,试图通过获得优越感而消减自卑感。
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为了达到父母的预期而过度追求优越感。
如果家长过分期望孩子出人头地,并因此过度鞭策孩子,基于孩子希望获得父母赞扬的天性,孩子会全力以赴,努力去达到父母的期望,但这些超过孩子正常能力范围的标准,会带给孩子巨大的身心压力。

时间一长,孩子或者因为无法达到目标而自暴自弃,或者因为要竭尽全力而精疲力竭,形成身心创伤。
最后,孩子会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超越别人,会认为自己笨,进而就形成了自卑的个性。
安全感的缺失
心理学家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仅仅是提供饮食,要使孩子健康成长,还要为孩子提供身体的抚触、情感的交流与陪伴,让孩子确信父母始终能保护自己的安全感。
在家庭中被忽视的孩子是很难有足够的安全感的。
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时,孩子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
被父母拒斥的孩子也一样。他们被父母视为累赘和负担,在被厌弃中战战兢兢地生活。
阿德勒说: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不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获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向上成长的生命本能
阿德勒提出,无论孩子看上去如何自暴自弃,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放弃他们。
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自信与尊严,就如同把一些在一个果园摘不到果子的孩子,引入到另一个他能摘到果子的果园,让他去摘取他能拥有的收获,这些孩子一样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