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培养孩子自信心,这5句话千万不要说!

发表时间:2020-01-09 15:03

关于孩子缺乏自信心的真相


不少的父母存在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儿童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头脑聪明、思维敏捷,但在学习和生活中稍遇困难就会退缩不前,找很多借口及理由去逃避。


自信心


自我评定


积极自我评价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评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景象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


自信心强的孩子,在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积极性,能够主动参加各种活动,能够积极地与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去尝试。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不敢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不敢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呢?


父母对孩子的“总包办”



“行动包办”

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信任孩子,使孩子的自信心不足。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照顾过细,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尝试、体验的机会,这是“行动包办”


“精神包办”

遇到事情没有给孩子充分的信任,给孩子思考、自主决定的机会,只是想着用各种方法说服孩子按自己想的去做,这是“精神包办”。


家庭中不良的环境因素是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教育孩子“祸从口出”



作为家长,你怎么看孩子,孩子就会变成怎么样,负面的话语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未来在父母的嘴里。你是不是也说过下面这些话呢?


1

“妈妈没本事,妈妈只能指望你了!”


教育专家研究指出,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够坚定自信,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没本事,我又能怎么样呢!”。父母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这是很多父母的共性,患得患失,对孩子不断地催逼,表现出强烈的期望,久而久之,孩子将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推卸责任。


2

“危险!别动!别碰!”

孩子对周遭事物感到新鲜和好奇,喜欢参与和表现是正常的,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去发挥,并且在言行上支持他,如果总是对孩子说“这个太难了”、“那个太危险了”,或者是“这个你还小,不懂”、“小孩子懂什么啊”,如此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孩子会把这种挫败感与父母联想在一起,所以孩子会莫名其妙的讨厌父母。



过度的保护孩子,阻止孩子探索世界,这会被孩子解读为自己真的不行,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让孩子去经历、去体验,亲身去感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非常大的帮助。


3

“你怎么这么笨!”

孩子的作业做得不好,三番两次后父母的耐心几乎被磨光了,可能会对孩子说出“你怎么这么笨”。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孩子更是如此,父母的抱怨和指责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家长们气急败坏的责骂孩子“你真笨”,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产生逃避的心理,这种言语会毁灭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探索的兴趣。


4

“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一个五岁的孩子因为一件东西得不到而哭闹,或者不能老老实实地坐着时,这些在他这个年龄段是比较正常的,当然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更为成熟、言行得体,作为父母会更满意和骄傲。


父母要求孩子做好,孩子却做不好,很多父母还没弄明白孩子为什么“做不好”,就张口说出责备的话,这样的父母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言行带给父母的影响,比如是孩子让父母感到了尴尬或难堪。



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并给孩子足够和体谅和包容,比如说孩子不愿乖乖地坐着是不是因为环境让他感到烦闷、不舒服,了解原因后再和孩子做沟通最为有效。


5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父母无意间常常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认为这是给孩子树立榜样,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孩子最讨厌的一句话,这种比较对孩子的价值观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是一种破坏,这样的话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不利于内心成长,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造成对父母的心理抵触。


我们要帮助孩子在成长中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形成追求的目标不要忽略了孩子成长的个性因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和其他人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