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妈妈们,别再问我孩子为什么厌学了!

发表时间:2018-10-17 09:38

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好心的妈妈们介绍过来的其他孩子家长的电话,基本上,加了我直接就问我:“老师,我家孩子最近老厌学,不想读书,怎么办啊?”,以前,我还挺愿意和每个家长都好好沟通一下的,但现在,我发现其实很多家长就是来跟我吐槽一下,并没有想过要听我说什么,也没想过要从我这里获得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于是,时间长了,看明白了,我也就真心不太愿意去挨个回复了,于是,我就提前发给她们一段我提前拟好的一段告知信息,大意就是孩子的问题需要具体看到孩子,了解孩子内心发生了什么才能清楚,如果你们确实有需要,可以带孩子过来我这边做一次儿童沙盘游戏治疗,了解诊断一下情况,再给您具体的反馈信息,然后,很多家长出于各种原因也就没有然后了,当然也有些家长根本不管我发了什么告知信息给她,还是自顾自地盯着我问到底孩子是为什么厌学,试图让我的几句话,就帮他们把孩子给“解决”了。这种情况,我知道我说再多也是无效的,于是,我基本也就不再继续回复了,如果她真想解决问题,她会按照我的提示信息,按流程进行预约的,当然,我知道这样的父母是不太可能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的。


因为,很多时候,我知道父母仅仅只是自己需要这份焦虑感,她们关心的,根本就不是孩子厌不厌学,确切说,她们潜意识中,是真心希望孩子一直这样厌学下去的,这样,她们就能保持住这份焦虑感,从中体验到自己作为全能母亲有所作为的价值感,或者可以借此机会,对孩子释放出曾经不能对自己的父母释放的愤怒与攻击性。好吧,相信很多妈妈看到这里会跟我急,别着急,慢慢往下看吧。


于是,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彻底地来和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的父母们潜意识中到底可能在发生什么,孩子又到底为何会厌学,以供大家对照自省。

英国注明儿童精神分析及治疗师在他的《涂鸦与梦境》的书中说到:“从孩子母亲那里获得的材料没有什么大的价值,父母对问题的答案只能使我离核心议题越来越远,在心理治疗中,这永远是一个难题,而且事实上这常常恰好是冲突之所在。


对这段话,结合自己与孩子工作下来的临床经验,我深有体会,因为很多时候,父母都是在重复地告诉你孩子存在什么问题,以及经过她们认定的孩子问题的原因,而事实上,如果她们真的知道问题之所在,其实孩子的问题行为应该也就消失了,而她们所执着的问题点,往往正是导致孩子的行为固着,不能正常迁徙、变化、消失,甚至反而程度加剧的原因。


根据艾瑞克森发展心理学的观念认为,将孩子的小学年龄段称为潜伏期,意味着孩子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的磨合,开始把兴趣转到外面,去参与社交,人际,和对学习的兴趣上了,这意味着说,如果孩子不愿意去进行这样的转移,无心、无兴趣去参与大多数同学们都在做的事情,进行学习的讨论,竞争,评比等等,那么就说明孩子正在倒退回去,回到幼儿园的阶段,还处在与父母的分离和关系议题阶段,时刻担心父母的离开,担心家庭的不稳定,担心父母被自己弟弟妹妹的爱给夺走,担心自己一个人被抛弃给了学校,担心父母背着自己去玩乐了,担心父母不再爱我了等等,总之,孩子的内心体验不到足够的安全感,他没有办法允许自己全身心地去处理当下的事情和任务,这个对于那些一努力成绩就能上去,本身就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我的案例中,只要父母迅速地做出改变,孩子便马上也跟着就迅速地进步了。


在儿童精神分析的课堂上,我的老师曾经回答过一个学员关于孩子为什么厌学的问题,他说如果孩子厌学,那我们必须回到关系的层面上去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孩子一定是与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他们彼此的心理距离因为某些父母所不知道的原因,产生了一些不可控的变化。


所以,再回到这个问题的点上来,我们就需要来看看父母到底发生了什么,会导致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发生不可控的变化,父母到底有着哪些潜意识的幻想和企图,分别会导致孩子有怎样的行为问题,且待我给大家一一呈现。


先介绍下著名的客体关系心理学家菲尔贝恩的理论模型,他提到了三种不同的父母。


第一种是令人兴奋的客体,这样的父母往往过度关心和满足孩子的需求,担心孩子冷,担心孩子饿,担心孩子一切的一切,试图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巴不得代替孩子去活着,往往弄得自己心力交瘁或者筋疲力尽,这样的父母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童年非常缺乏理想的父母,内心感受中没有获得满意的照顾和理解,常常被各种忽视,好像自己一个人就那么长大了,所以内心会想要极度地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但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塑造出一个力比多自我的孩子,表现就是各种躺倒,没有欲望自己去做属于自己该做的事情,变得贪得无厌,索取过度,毫无怜悯心和同情心,变成茧居一族,躺在父母亲怀里要奶喝,躲在被子里玩游戏,不想上学,长大后就不想工作,就变成了靠父母养的啃老族。


然后第二种就是令人挫折的客体,这样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有过多的愤怒和敌意,非常多的攻击和惩罚,想要去纠正孩子的任何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行为,巴不得孩子变成自己的提线木偶,没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孩子怎么做他都是不满意的,想尽办法去虐待孩子(死命盯着孩子的学习就是最好的最隐秘的虐待),各种不满足自己的孩子(不给任何的零食,不给孩子同等生活条件应有的享受等),见不得孩子释放天性的由衷开心(做完作业就给增加新的作业),这样的父母内心是非常恐惧与邪恶的,往往弄得自己情绪失控,家里鸡飞狗跳,还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孩子,认为是孩子厌学,做作业拖拉才导致自己这样的,这样的父母往往也是因为自己的童年非常缺乏理想的父母,内心感受中都是曾经被父母严厉的要求,各种要追求完美和不断提高,否则,一不小心退步了就会被挨板子,甚至被羞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塑造出一个反力比多自我的孩子,综合表现就是越来越抗拒学习,在学校在家里各种闹事,毁物伤人,对身边的人和社会都是极度愤怒失望和不信任的,然后也会特别多的各种折腾,自残自伤,甚至是杀人的冲动,内心充满着反力比多的死亡的力量,长大后,严重的就会发展成反社会人格的状态。

第三种理想的客体,我就不介绍了,总而言之,也就是内心轻松自由,对孩子各种信任,接纳和抱持,愿意等待孩子慢慢成长,愿意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和困难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是具有中心自我的孩子,能够妥善地处理自己相应年龄阶段的问题,该学习学习,该发展兴趣发展兴趣,该对人友善对人友善,该恋爱恋爱,完全在令人放松的轨道中自由顺利地发展。

所以,现在再来看下那些因为孩子厌学问题来找我的父母,在我的案例中,当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表达出对于学习的情绪感知,对于父母和自己的情绪感知时,显现出的答案无非就是上面两种糟糕的状况,程度各不相同而已,因为洞悉了这些基本的运作规则,对孩子深度的信任,我才有时敢跟父母说,如果你们能按照我设计的去做,同时允许孩子在这边去接受一定阶段的游戏治疗的话,我就能够去保证孩子一定能够在我这里得到问题的改善,回归正常的轨道,可惜,很多父母,即便是我去跟她做出这样的承诺和保证,他们也是会继续选择不相信和不面对的,这样的时候,我也只能允许和尊重他们自己选择的一代一代可怕的命运归宿了。


我所能理解的是,现实中,心理咨询的自我分析确实比较慢,需要漫长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整个中国对于心理学的认知还非常落后,但我也清楚父母意识层面为了孩子,都是非常愿意做出改变的,但前提是我不能直接去处理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于是,我们只能巧妙地根据孩子的呈现和反馈,围绕孩子的改变,去设计一系列相应的行为追踪及反馈工具,直接引导着父母做出良性的行为改变,避开父母不愿意触及的痛苦和本质问题,才总算是能够曲线救国,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去拯救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我想这也是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所有和我一样,在做着儿童心理工作的老师们,身上所共同需要肩负的使命感,需要去承担的怀疑与艰辛,毕竟,接纳父母们当下的现实,也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帮助了。

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让父母对我们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毕竟,在美国,儿童游戏治疗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一件事情,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有情怀的投资人,能够看见这个未知的领域,将中国的儿童心理事业发扬光大。


也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妈妈,能够顺手分享出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到更多的孩子!!


(有儿童行为问题需要咨询的可添加心翔心理工作微信预约咨询,微信号:150788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