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心理咨询有效果吗?

发表时间:2018-08-15 10:22

刚接触心理咨询时,来访者经常会问:“我的心理问题能治好吗?多长时间可以治好?”来访者求治心切,想得到确定的答复,这是人之常情。我特别理解这种心情,但又感觉很难对咨询效果作出承诺,所以想试着说说我对心理咨询效果的一些思考。

人们生病了都愿意去最好的医院看病,希望找到最好的医生,舍得付出大量金钱,就是为了得到最好的疗效。在医院人们经常问大夫:“这病能彻底治好吗”“这个手术能保证成功吗”“肿瘤切除了能不再复发吗”等等,而大夫们往往不会承诺什么,我想,之所以这样,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医疗水平有限

虽然医疗技术一直在进步,但在生命健康领域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疾病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医疗技术相对于疾病来说还是落后的,所以很多病都难以彻底治好,只能延缓或阻止其恶化。如癌症、艾滋病等绝症,医院只能延缓死亡的步伐;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多数只能通过长年、反复的治疗,把病情维持在一定状态。医院里的大小手术都会让患者家属签字免责,医生不敢保证手术一定成功。即便感冒发烧这种病,医院也不会说几天包好,只是边治边看。

二是医生的个人能力有限

每个医生的水平都不同,患者去医院都爱挂专家号,或托人找最有名的大夫,就是怕遇到庸医,耽误了病情。可是,即便最有名的专家,也不敢保证自己可以手到病除,不敢保证自己能万无一失,说话总是会留有余地的。当然,利欲熏心和爱吹牛皮的除外。

三是患者自身的问题

首先,不同的患者体质不同,不同的体质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中医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辩证施治,是非常科学的。西医这方面有所欠缺,只要是同一类病就都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忽视了每个人的特质,这样较难保证治疗效果。

其次,患者发病是有一定原因的,如外界环境恶劣、饮食不良、生活习惯不好、心理问题引发生理疾病等等。如果一个患者生病是因为暴饮暴食(或心情受到重大打击,或化学污染,或过度劳累),在治疗的同时,患者不去改变生活中这些致病因素,那么疾病是很难彻底治愈的。

再次,就是患者能不能坚持治疗,比如感冒发烧,医生开的药能吃34天,吊瓶一般开23天的,如果还不好就得继续吃药或打吊瓶,老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如果持续治疗一段时间还不见效,就得换换治疗方法或医生了,我有个朋友说,她父亲当年为了给母亲治病,试了所有可能的方法,大医院、小诊所、中医、西医,甚至是喝墨汁(有人说是偏方),由于父亲这种坚持,才把母亲从死神手里拉回来。如果患者没有这种坚持精神,也很难取得好的疗效。

以上是我想到的影响身体疾病治疗效果的因素,而治疗心理问题也很类似。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心理学的落后性,心理咨询师的水平,来访者的个人特点,都会影响心理治疗的效果。而且,相对于身体治疗,心理治疗的不确定性更大。身体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动治疗,医生负责开药、注射、动手术、放化疗,患者可以被动的接受。很多来访者希望心理治疗也是如此,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听凭咨询师施治,然后自己就能痊愈。可是,心理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无法用药物、仪器或手术刀直接改造,所以心理治疗特别需要来访者主动参与,积极自我调节,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来访者不积极投入,咨询师单方面努力是很难见效的。所以,我觉得要想心理治疗有效果,得具备三方面的条件:治疗理论和方式适合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咨询师有足够的能力,来访者付出足够的努力。

下面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判断咨询效果的标准是什么?

刚开始咨询时,来访者往往有一个模糊的标准,但随着咨询的进展,这个标准发生了改变。有时是发现过去的标准不适合了,于是树立了新的标准;有时是觉得过去的标准太高或太低了,于是重新调节了期望值。比如一位家长咨询孩子的问题,开始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思想或行为为标准,但通过咨询才明白,其实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发了孩子的问题,于是变成以调节自己的教育方式为标准了。调节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家长一开始的标准是随着自己的改变,孩子能越来越听话。后来在咨询中发现,孩子是独立自主的生命体,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不是要让孩子更听话,而是要更尊重孩子的个性,于是对孩子的要求降低了。这样看来,判断咨询效果的标准是动态的,经常会发生改变。

还有一点,人们判断咨询效果的标准通常是一些外在表现,比如“夫妻不吵架了”、“孩子听话了”、“不频繁洗手了”等等,这些标准看上去挺合理的,但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夫妻不吵架了”有可能是感情变得和谐了,但也有可能是更疏远了;“孩子听话了”有可能是理解了家长的苦心,但也有可能是压抑自我、屈从家长;“不频繁洗手了”有可能是化解了强迫洗手的恐惧,但也有可能是转变为别的强迫症状了。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

成功的婚姻咨询,使一个来访者发现自己与丈夫根本不可能和谐相处,决定和丈夫离婚;使另一个来访者缓解了和丈夫的矛盾,决定不离婚了。

成功的学业咨询,使一个学生心情舒展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使另一个学生化解了“失去第一名”的恐惧,允许自己成绩降低了。

成功的职业咨询,使一个来访者释放了自己的潜能,把工作做的更好了;使另一个来访者发现别的工作才适合自己,勇敢地辞职了。

这些例子似乎都在说明,外在的判断标准也是不确定的,我个人更喜欢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以来访者个人的主体感受来判断咨询效果。

综上所述,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很多,判断咨询效果的标准很不确定,所以我感觉很难对咨询效果做出承诺,而且感觉随便承诺是对来访者、对我自己的不负责任,在我印象里,以往的心理治疗大师们也没有作过包好的承诺。可是,咨询师不给出承诺,来访者会感觉自己的权益无法保障,当咨询没有效果时,咨询师可以推卸责任,那样来访者会对咨询师失望,也会对心理咨询绝望。想到这里,我感觉挺无奈的,但又找不到什么解决办法。最后,我只能给自己的来访者这样的承诺——我会全力以赴,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