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不溺爱,让孩子做遵守规则的人

发表时间:2020-04-18 12:02
有些父母觉得“我溺爱孩子有什么错吗?即使是错,也是太爱孩子,没什么需要检讨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溺爱不是爱
    爱和溺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是尊重孩子,视孩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给孩子自由;“溺爱”是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的控制和包办行为。
    “溺爱”可以说是“爱”的反义词,是“反爱”的,因为它会阻碍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权利,让孩子放慢独立的脚步,甚至丧失独立的能力。一些孩子表现的没主见、窝里横、没有同理心等问题,症结都源于父母的溺爱。
    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类似,是出于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不管看起来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溺爱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的、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以这样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放弃了思考,反而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其结局可想而知。


溺爱让孩子无视规则
    溺爱与规则是背道而驰的。溺爱孩子的行为可以举出很多:
    ——如果孩子提出任何的购物要求父母都予以满足,不考虑此物孩子是否需要,不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否允许,不考虑购买的准度有多么大、这就是一种溺爱。
    ——如果孩子对长辈缺少尊重,对他们说话没有礼貌,父母对此行为置之不理,这就是一种溺爱。
    ——如果家里不管吃什么孩子都要先吃,有了好吃的也只想着自己吃,而父母有了什么好吃的都往孩子面前放,这就是溺爱。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父母还在为他穿衣、挤好牙膏、打好洗脸水、盛好饭、收拾好书包、系好红领巾等,这就是溺爱。
    ——当孩子提出要求,父母不同意时,允许孩子用哭闹等方式要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溺爱。
    这些行为的共同特征就是没有原则。因而溺爱是比较危险的种教养方式。
    在社会中生存是离不开规则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了解规则、学习遵守社会的规则、明白社会对人的约東性。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应当遵守社会规则,都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孩子才会敬畏规则,遵纪守法,才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溺爱剥夺了孩子的权利
    家庭教育中首要的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父母必须学会管理好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权利界限,溺爱孩子实际上就是打着爱孩子的名义,侵蚀着孩子成长的权利——他的发展权。

溺爱会走向忽视或专制
    一些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他没有要求,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表现出没有规则意识、没有责任心时,又会责备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难以忍受。有些父母就会走向忽视——“这个孩子我不要了,我们断绝母子(父子)关系,我管不了他了”;有些父母可能走向专制,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教育方法“我忍耐你已经到了极限,再也忍受不了了”。先溺爱后专制的教养方式是许多问题孩子形成的原因。

在孩子小的时候学会对孩子说“不”
    司马光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父母爱孩子无条件,但是要有原则。这并不冲突,因为有原则也是对孩子的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其实也在克制着自己父爱母爱泛滥的冲动、需要学习应当坚守什么样的原则,这才是一种脱离了冲动的理性的爱。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他只是个孩子,长大就会好的”,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如果小的时候没有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长大了再矫正就难了。想一想、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容易些,还是在一张已经涂抹得一塌糊涂的纸上作画容易?结论显而易见。

态度要和缓而坚决
    “我说了他也不听呀!”这是许多父母会说的话。
    为什么不听呢?孩子第一次不听的时候您做了什么?如果孩子第一次对您提出的“不许做”的事情进行挑战,您做了让步,就是在告诉孩子您的原则可以不遵守,您的“不许做”只是说说而已。
    比如规定的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到了,但是孩子还要玩,父母不允许,孩子开始哭闹,于是父母就妥协了,如此又多玩了半小时。
    这样一来孩子就掌握了对付父母的武器,会不断地尝试用什么样的火力对付父母更有效,最后父母就彻底地败下阵来。
(文章摘自《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二年级孩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关于孩子规则意识的方法吗,加入“心翔心理家庭教育指导群”,收听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系列免费微课,让您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