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西 专 业 综 合 性 心 理 服 务 机 构

找不到原因的痛,根源在心里 | 得病是中国人最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发表时间:2020-02-15 09:16

老张今年60岁,刚刚退休,却生起了怪病。


最开始是胸口痛,后来呢这种疼痛感蔓延到颈部,原以为休息休息会慢慢好转,谁知道身体其他部位也渐渐开始疼痛起来,肠胃功能也受到了影响。


老张赶紧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验了血,做了B超,拍了片子,医院没查出他的身体有什么问题,但是老张的身体情况却每况愈下,换了别的医院也没有查不出任何毛病。


又一次全面的检查过后,医生提及,你这检查结果都好的,该不会是心理问题引起的吧?


原来还真有一种痛是心理因素引起的,于是老王来到了医院心理科,医生详细了解了病史及检查结果,考虑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

虽然老王没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病,不过遵照医生建议吃了抗抑郁药后,这东痛西痛浑身难受还真消失了。




中国人更愿意表达身体的不舒服


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都知道,中国人和西方人心理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比中国人更直接,他们如果有心理问题,比较愿意直接对心理医生说:“我情绪很不好。”


而中国人则不然,中国人较少直接表达消极情绪,很多时侯,中国人会把不良情绪转化为躯体的不适。中国人更愿意表达身体的不舒服。这个特点在心理学上术语叫做“躯体化”


有专家估计,在内科病人中,有至少40%的人实际上是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这些人有些根本没有,有些虽然的确有躯体疾病,但是这躯体疾病也是消极情绪引起的所谓“心身疾病”,如果情绪问题解决了,这些疾病很容易治愈甚至可以不药而愈。


所谓顽固的慢性病病人中,这个比例还会更大。



亲,我们不是故意生病的

据我的经验,有一类性格的人最容易生病。这些人因性格软弱,从来都不敢表达自己不好的情绪。他们对人际关系很看重,但又不懂得人际相处之道。


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简单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就是尽量对别人好,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尽量委曲求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的文化也支持他们这样做,认为这就是善良的人。


这些人的人际交往方式实际上很不健康,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他们自以为对别人很好,外表上看对别人也很关心,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对别人好,实际上是一种“施恩图报”。


他们实际上希望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应该很感激他们,反过来别人也应该对他很好,甚至应该满足他的任何要求。他们的“善良行为”实际上不是出于内心对别人的真切关怀,而是一笔放给别人的感情债。


他们在内心中,实际上是希望别人能主动地满足他们没有明说出来的愿望,“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他们对别人表面上没有要求,但是实际上要求很多,他们要求别人能猜中他们的心思,而且能顺着他们的心思做。那些说自己什么都不要的,实际上要得最多。


但是,他们要不到,就只好生病。如果他们的这种臆病心理太强烈,则真的有可能生重病。现代医学已经在逐渐接受心理学的结论:消极情绪是癌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或许可以算是弄假成真,本来得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和人际控制手段,结果真得了重病却会危及生命。


在我们看来,如果一个人为了心理防御和人际控制,结果让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这买卖是太不值得做了。但是,我们要说明:用得病抗议别人、控制别人,这一切都是不自觉的,是潜意识控制的行为,而不是他们有意识地这样做。




学习为自己而活,这不是恶,不是罪


如果你一向只是为别人着想而活,现在也要学习为自己而活——为自己活不是恶。


中国文化出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很早,在荀子时就出现了,这个错误就是以为凡是为别人就是义、就是善,凡是为自己就是私心、就是恶。而实际上,凡是爱人就是善,爱别人是善,爱自己也是善。


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怎么能真正地爱别人,如果他自己都不幸福,怎么能真正把幸福带给别人?这样的人很容易流于伪善。


还有,爱并不意味着总是和和气气,永远没有争执和利益冲突,相爱的人也有冲突,而一个人坚持自己的利益并不是恶——只要他不损人,利己并不是坏事。


有句话叫“人有病,天知否”,我想,天是知道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人知否,只有人知道了自己的病,也知道这病的起源,并努力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才有可能让这病不再频繁发生。